查看原文
其他

300张《情遇曼哈顿》浪漫送 | 中国人到了国外,会混得好吗

2017-10-13 露窃 万达电影生活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出现了许多探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影视剧作品。

 

它们往往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在国外生活、奋斗的国人群体。

 

像是20多年前那部广为人知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就非常真实的展现了当时身处异国的华人的生活与遭遇。


 

剧中女主角阿春的一句"我不是中国人,也不是美国人"就很真实又有些无奈的反映了很多当时生活在异国的华人,甚至华裔的心声。

 

纵使长时间身处在异国的环境中使他们已经无法习惯在国内的生活,却也无法割舍掉他们流淌在血液里的中国文化的印记




而李安导演的“家庭三部曲”更是开创了这类型电影的先河。

 

1991年上映的电影《推手》是他的导演首秀。


 

讲述了北京大爷老朱被儿子接到美国后,不但没享清福,反而因与儿媳、孙子语言不通、价值观不同、生活习性上的差异而显得格格不入,于是愤然离家出走的故事。

 

电影在以中美文化差异营造张力的同时,又将父子二人间因代沟造成的隔阂呈现在观众眼前,给人感动,也使人深思。 

 


1993年上映的电影《喜宴》则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美国,却因被身在台北的父母逼婚而不得不与女艺术家“假婚”的男同志的故事。


 

描绘了在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前,接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年轻人的困惑与迷茫

 

1994年上映的电影《饮食男女》,则展现了大厨老朱退休后,对人生的探寻以及和三个女儿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的碰撞


 

这三部电影中都存在着一个传统的,奉行儒家思想的父亲在努力的想要维系和用现代西方价值观自我定位的子女的关系。

 

孩子们想要脱离父亲,但又面临着故乡对于他们的牵制,以及在“追寻自我”“孝顺长辈”中的纠结与徘徊。


 

而李安也同样塑造了诸多对自我定义挣扎摇摆,在西方文化的全球化面前努力保持华人身份认同感的角色。

 

电影中,他们往往只有克服对于其身份认同的问题,才能够真正找到自我

 

但也正是中西方小到语言、习惯、审美,大到对待爱情、家庭、人生观念的不同,才造成了影视剧中一个又一个或可笑或可悲的戏剧冲突。


 

2001年上映的电影《刮痧》,更是将华人在美国由于法律制度和社会习惯等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系列冲突发挥到了极致。

 

讲述在美国奋斗了8年的夫妻二人,因老父亲用传统的中国民间刮痧帮5岁的孙子治病,从而面临了虐待儿童的控告的故事。


 

而到了近些年,随着出国旅行、出国学习、甚至移民定居国外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对于异国他乡的刻画渐渐不再是一部影片的重点与核心,而仅仅作为一个背景,一个转折或一个契机出现。




不论是《北京遇上西雅图》里“拜金女”与“落魄叔”展开感情的地点;还是在《中国合伙人》中推动三个好友朝着梦想迈进的客观原因;

 

讲述中国人在国外生活的电影开始将重点放在了刻画中国人本身上面。


 

而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刻画也从相互冲突,慢慢的趋向于相互融合

 

小万觉得,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国家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此类题材的影片也会开始慢慢走入主流市场中。

 

而对于我国文化的讨论,也不会再仅仅停留于“传统文化”层面,势必将会有更多更年轻更新鲜的血液加入到其中。


 

新一代青年人自身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让人光是想想就很期待。

 

由王丽坤、高以翔、李媛、王传君主演的电影《情遇曼哈顿》,就巧妙的把西方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很好的融合到一起。


 

电影中,在纽约逐梦的中国女孩白淇(王丽坤 饰)在百老汇大制作《木兰歌剧》征选女主角的面试中非常出色,但让她惊讶的是,与她争夺女主角的唯一对手,竟然是之前多次邂逅,一心想要成为演员的宋苇东(高以翔 饰)

 

又是男扮女装,又是冤家路窄的,王丽坤和高以翔的硬妹+软男另类CP组合,也是让小万看到了这部电影“反套路到底”的决心。



那电影是不是会成为“中国人在外国”这一类型片中一股不一样的清流呢?


小万立刻奉上300张《情遇曼哈顿》的电影票,邀你去影院一探究竟。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豆瓣,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